农民收养两月大男婴,32年后成上校军官,把养父接北京养老

来源 : 韩玥故事集 时间:2023-08-18 20:23:21

X 关闭

我们常说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,对于提供帮助的陌生人尚能如此,那如果是对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养父又将如何呢?

1979年,46岁的内蒙古农民收养了一个两月大的男婴,为了将孩子抚养长大,他没日没夜地干活,对养子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爱。

现如今多年过去,那个曾经在襁褓里的孩子已成为军事科学院上校,对于年迈的养父,他会如何对待呢?


(相关资料图)

▶父子缘分的开始

1979年4月的一天,内蒙古一个叫董栋小的农民,从旁人那打听到有一户人家想要把自家两个月大的男婴送人。

这个消息对于当时的董栋小来说,就像是黑暗里的一束光亮,让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动力。

那一年,董栋小已经46岁,按理说应该是上有老、下有小的年纪,为什么会想着领养别人家的孩子呢?

原来在早些年,董栋小的家里发生了变故,两个儿子相继离世,妻子也离婚改嫁,一个圆满的家庭就此破碎,在那之后董栋小也没有另娶,一直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。

妻离子亡,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。

董栋小感觉自己如同浮萍一般无以为根,这让他一度沉浸在痛苦里,直到后来养子的到来。

当时家里穷得叮当响,为了让孩子吃饱,董栋小变卖了家里的大部分粮食,还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猪也给卖了,这才给孩子请了8个月的奶妈。

他担心孩子太小怕活不了,所以取名“董永在”,希望能永远在身边。

小永在的到来,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的欢乐,但与此同时,巨大的生活压力也接踵而至。

▶那些艰难的日子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很快就到了小永在上小学的年纪,对于这个穷苦的家庭,作为父亲的董栋小深知:读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,哪怕自己苦一点,也要让孩子能上学。

可到了初中,家里实在拿不出住宿费和伙食费,面对窘迫的家境董永在也很理解父亲,初中的那三年时间里,他都是很早出门,每天步行6公里走到学校。

遇到下雨,他就将化肥袋戳一个大窟窿套在身上,即便是寒冷的冬天,他的脚上还是穿着单薄的布鞋。

虽然正是长身体的年纪,但对于董永在来说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
他们家吃得最多的就是馒头,董永在始终忘不了,每当快要开学的时候,父亲就会把馒头切片、烘干,再用化肥袋装着带去学校。

然而,物质生活的贫困并没有摧垮年幼的董永在,他反而奋发图强,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。

董永在高一时期

看到如此优秀的儿子,董栋小满脸欣慰,可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也更大了。为了让儿子顺利地进入高中,他没日没夜地干活赚钱,但人总归不是机器,最后他累倒了。

望着病床上的父亲,董永在的心里如刀割一般,他暗自下定决心:自己要承担起这个家。

很长一段时间里,董永在都是过着家里和农田两点一线的生活。

每天一大早,他为父亲煎好药之后,就扛起农具去地里干活,到了中午又匆忙赶回家给父亲和奶奶做饭,自己随便扒几口又出门了,直到天黑才赶着驴车回家。

董永在三好学生照

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,董永在是个脚踏实地、品学兼优的好学生,学习成绩也一直居于文科班第一名。因为长期吃馒头引起了后勤主任的注意,了解到家里的情况后当即反映给了校长。后来学校免除了董永在的学费,并且他可以免费吃到学校的二等菜。

对于学校给予自己的帮助,董永在充满感激,他不知道该如何回报,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。

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董永在凭借着高中三年的出色成绩,获得了文科班唯一的一个保送名额。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他最终选择了免除学费的内蒙古师范大学。

一切都开始变得越来越好,董永在此后的人生,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迎来了巨大转变。

▶用奋斗改变的人生

九十年代,一个农村家庭能走出一个大学生,无疑是光宗耀祖的事,尽管董永在和董家并没有血缘关系,但父亲和奶奶早已把他当作了亲人。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,一家人喜极而泣,仿佛多年的苦难都变得不值一提,那一刻,心中都被喜悦所填满。

大学期间,董永在会勤工俭学,再加上奶奶生病,他有时会打好几份工。当过家教、做过水泥工、还有学校水池清理员等等。

那时候在工地干一天活,从早上到夜里十二点,做完整整一天可以挣17元;打扫学校的水房,一次1元,每天可以挣到2元。

尽管赚的每一分钱都不容易,但当他面对弱小时仍然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。

有一次,学校为一位患白血病的同学组织募捐,董永在慷慨地掏出一百元;还有一次做家教,遇上了孩子的父母下岗,他决定家教费分文不收,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: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撑伞吧!

时光不疾不徐,董永在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宣告结束。其实在董永在的心中,一直藏着一个军人梦。2001年大学毕业后,他如愿被特招入伍,成为武警内蒙古总队包支队的一名警官。

在工作岗位上,董永在一直秉承着踏实肯干的精神,先后担任多个要职。

毫无疑问,董永在当时的成就已经是全家人的骄傲了,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,后来他又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,2007年更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国防大学博士。

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,这句话在董永在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。

▶你养我小,我养你老

对董永在而言,他早已知道自己和父亲董栋小之间没有血缘关系,但多年的养育之恩已经把他们变成了比亲生父子还要亲的亲人。

后来,董永在成功入选武警指挥学院,在天津安顿下来。因为工作的关系,平时很难回一趟老家,大多都是在电话里询问父亲的身体情况。

2011年春节,他终于有时间回到内蒙古老家,当看到父亲步履蹒跚、白发苍苍的样子时,董永在的内心突然震颤了,那个曾经将他养大的男人真的老了,他当即决定:这次一定要将年过古稀的父亲接到天津。

随着事业的发展,董永在的工作地点由天津转为北京,他来到了军事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,带着父亲住进了军事科学院博士后周转楼。

来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,这对一辈子生活在内蒙古农村的董栋小来说,那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,如今养子能把自己接到身边照顾,这让他感觉幸福而满足。

父亲的养育之恩,董永在一直牢记在心里,每当闲暇时间,他都会推着父亲游览北京的各大名胜古迹,带他看看这里的新鲜玩意儿。

2019年,董永在调入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,常常会去上级机关做研究。

为了方便照顾父亲,他申请将父亲带在身边,每天打好饭和父亲一起吃,亲手帮他理发、洗澡、洗脚。

因为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,董栋小老人如今即便已经快到九十岁高龄,依然看起来精神矍铄,每天都是乐呵呵的。

你养我小,我养你老,董永在用实际行动回报着辛劳一生的父亲。

今年春节,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,他说:“虽然和父亲没有血缘关系,但只要有父亲在身边,心里就觉得很踏实。”

▶结语

当年,董栋小老人在最艰难的时候收养了董永在,将他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抚养长大,而董永在也很争气,一路从小学念到博士,真正靠知识改变了命运。

当取得成就时,董永在依然不忘本,他把父亲接到身边安享晚年,就算工作也是尽可能带在身边,实属难能可贵。

现如今,董永在已经照顾了父亲11个年头,在这几千个日日夜夜里,他尽到了一个儿子的职责,也让更多人在这对父子的身上看到:养育之恩超越血缘!

X 关闭

  • 热门推荐

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21

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

版权所有 时代休闲网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