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4月1日至5月3日,“张亚平·种虚”个展在东方文化交流中心展出。此次展出的作品,是与艺术家“时间切片”“做空”两个系列作品有关的逻辑延伸与思想拓展。
张亚平:1963年生于中国黄石,198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,现工作、生活于广州,并任教于广州大学。其艺术实践涉及雕塑、装置、绘画、观念艺术及公共在场的建筑空间实验,作品从时间性主题切入、反观人的有限性存在以及人与物的关系。以切离介入空间,营建多维向度的社会性语意,使切离超越物性,形成丰富的意指。作品的切痕激发了一种深刻的情感,但非塑造的形象又拒绝了审美上的共情,使得所指暧昧模糊。其作品建构于深沉的历史意识,以工业化的墟境回应了商品化时代的魅像。
展览现场
张亚平作品《被遗忘的城市肌理》
学术主持皮道坚在展览前言中谈到,“种子虚无” 应该是张亚平对海徳格尔哲学的阅读阐释。海徳格尔哲学的“虚无”(Nichts)指存在本身的一个特定方面,即存在的一种不存在状态。这种状态并非指没有任何东西存在,而是说存在是不确定的,它总是悬置在虚无的边缘,随时可能消失或改变。因此虚无是存在的一个内在的、不可避免的基本特征。海徳格尔认为存在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,所有的问题和意义都来自于存在。张亚平以其“种虚”系列的作品引发我们对“存在”与“虚无”的这种关系的思考,让我们与他一起践行人的存在。
采写:南都记者许晓蕾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X 关闭